「現場」的屍花真的很讚
很想去 The Wall 這個場地看他們的表演
今天想找些關於 1976 的東西
居然發現了這篇,就是上次我跟你說在聯合報有關他們的報導!
(不知道你後來有沒有找到)
這篇文章,我就只喜歡他說的(化學作用理論) ^^
另一段是有關不插電的演出,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次吼?
嘿~ 麻煩一下, 我也要 "May I request ... " ?
總之,主要是 share這篇文章給你啦!
您看看摟!
hlw
(摘自-聯合報)
2003年八月,1976在爆滿的「我的書房」嘗試了前所未有的編制,做了一場「不插電」的演出︰兩把木吉他加上「半套」鼓,這天的演出,跟我們習慣的1976音場完全不同,但是,實在是好聽極了。
打開搖滾成長史
散了又聚 1976再上舞台
地下樂團的五月天 都是六年級五班 專走復古英式搖滾
記者黃俊銘/專訪
「別人看好NBA湖人隊,我們則深信活塞隊裡的那種chemistry(化學作用),終將獲得最後勝利。」「1976」樂團成立八年,歷經團員服兵役、出國留學等人生關卡,也是堅信那股說不上來的「chemistry 」,讓他們玩團玩到不能分離。
前晚是「1976」復出後首場大型演唱,選在華納威秀旁的「Stage」,被四、五百位歌迷包圍直至午夜。五四三網站最近發了他們的不插電現場實況「Late Summer」,這支被稱為「地下樂團裡的五月天」,走的是復古的「英式搖滾」(Brit-pop),前晚主唱阿凱向老爸借西裝、打上領帶,活像一場英倫風的搖滾派對,歌迷全瘋了。
吉他手大麻說:「我爸媽恨不得我穿這樣,是乖乖要去上班。」去年退伍,大麻面臨要不要繼續玩樂團的壓力,父母希望他找一份穩當工作,把音樂當興趣就好;可是其他團員等了他兩年,就等他退伍令一到,再續年輕時玩樂團的夢想。
為什麼叫「1976」?因為核心團員都是一九七六年出生,當時一群建中吉他社同學,歷經國內創作力旺盛的九○年代,大麻記得建中社團成果展時,看見主唱阿凱打鼓、嘶吼唱林強「向前走」的「銼」樣,他們步入大學後相約組團,「玩樂團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,是夢想,也是生活實踐。」阿凱說。
不過正如台灣多數玩樂團的宿命,男生一遇當兵、留學、成家立業,再「嗆」的搖滾樂團也有解散之虞。二○○一年吉他手大麻入伍,綽號大師兄的鼓手到日本留學,主唱阿凱已在明碁公司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曾在水晶唱片發過「方向感」、「愛的鼓勵」等專輯的「1976」,形同解散。
阿凱始終深信不疑「chemistry」理論,勢必讓他們重聚。今春,大師兄因為看見學歷至上的日本社會,居然有許多年輕人是用「打工的薪水拿來玩樂團」,他決定自日本回台灣發展,那股深藏的「化學變化」,也讓「1976」宣布永遠相守在一起。阿凱離開制式的上班族生活,大麻歸隊、以教吉他 的收入來補貼家用,自己則全力跟著「1976」跑場子,阿凱再找了現就讀台大土木系的子喬當貝斯手,歌迷全數回籠了。
「1976」自豪地說,許多人玩樂團,是虛榮心作祟,他們認為玩樂團若沒有經歷「男生當兵、解散」等「轉大人」的過程,就不是真正的「玩樂團」。
有團員曾經幻想或許可努力工作,然後下班後再來練團,後來發現每個工作都要專心投入,實在無法兼顧練團;「擔不擔心未來?」「1976」認為當下比較重要,阿凱也得意地說:「你不覺得我們很棒嗎?大麻的吉他狂譟,我有寫詞的天份,誰在舞台上像我們律動那麼好?」
高中開始崇拜英式搖滾樂團「The Cure」,別團的青春告別式是樂團解散,自許「文藝青年」的「1976」卻將玩樂團當成年禮,繼續下去。
【2004-08-09/聯合報/A12版/文化】
回覆
1樓搶頭香
嗯嗯..很感動
記得當初本來不想買他們的第四張專輯的..
但..就是因為被他們的執著所憾動...
當然買回來也不負所望...甚至超越了想像...
你也趕快去買ㄅ..
SAT.聽完場子回來之後直到星期日整天腦中耳中都還76音樂的迴響..
後作力實在太大了.....
聽說他們下一場活動將會是在10/9-10台北烏來的"秋虎祭"
http://music.hinet.net/autumntiger/news/sino/
除了有來自各國頂尖樂手外..
國內團將有陳綺真..1976..甜梅號(英式緩飆)..echo(跟你提過的)
怎麼樣?有興趣嗎?
Giovanna 於 September 20, 2004 09:23 AM 回應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